▷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
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注释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虚指,指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抵:值,相当。
赏析此句写战争的持久不休,“家书抵万金”,包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刻画出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
完善
原文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连绵的战火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
古今异义
1、(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2、(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糊涂。
3、家(书)抵万金古义:信;今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
4、(恨)别鸟惊心古义:怅然;今意:仇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在暮春之际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伟.品经典 悟人生 诗词撷英卷.青岛市:青岛出版社,2010年:95-96页
2、
李承林.中华句典 中华文典.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9-50页
鉴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便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 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
意境深沉 “国破”然而“山河在”, “城春”可是“草木深”;花鸟本是娱人之物,反而“溅泪”,“惊心”,语意的强烈反差,语势的节节逆转,使诗人郁勃而顿挫的忧思情感获得艺术的表现。
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春望》全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韵律为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是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五律佳作。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全篇情景交融,在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全诗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此诗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情绪体验,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0条名句
完善
猜您喜欢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卢照邻《元日述怀》
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菜根谭·概论》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格言联璧·持躬类》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王勃《别薛华》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林稹《冷泉亭》
人处疾则贵医,有祸则畏鬼。
——《韩非子·解老》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