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莫斯科
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位于俄罗斯中部蜿蜒的莫斯科河畔。其市区面积约2511平方公里,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估计有1300万居民;大都市区面积超过589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910万。大都市区面积达2.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150万。作为欧洲人口和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在欧洲大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莫斯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147年,当时首次有文献记载,标志着莫斯科大公国的诞生。几个世纪以来,该公国率先整合了分散的俄罗斯土地,最终于1547年宣布成立俄罗斯沙皇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莫斯科一直是不断扩张的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将宫廷的宏伟格局北移,莫斯科的影响力随之减弱。然而,随着革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莫斯科于1918年重新成为首都,并成为苏联的中心,直至苏联解体。
莫斯科作为联邦城市,同时是俄罗斯和东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北端、最寒冷的特大城市。其城市经济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并与香港并列全球亿万富翁数量第二多。莫斯科国际商务中心是莫斯科西侧的一座群落,由众多熠熠生辉的塔楼组成,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并汇聚了欧洲最高的摩天大楼。近年来,莫斯科举办过许多重大国际赛事,尤其是1980年夏季奥运会以及2018年世界杯的举办地之一。
这座城市的建筑遗产以多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为代表。红场周围环绕着圣瓦西里大教堂华丽的尖顶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雄伟的城墙,展现了一幅永恒的中世纪和帝国俄罗斯的景象。克里姆林宫本身是联邦政府所在地,其石头地基可追溯到15世纪由意大利大师监督重建,他们的作品在东正教传统中融入了文艺复兴元素。在闪闪发光的洋葱形穹顶下,在朴素的灰色城墙旁,莫斯科的街道讲述着这座城市在战火、征服和意识形态动荡中塑造的故事。
莫斯科的交通网络支撑着其庞大的规模和迅猛的节奏。四座国际机场将这座大都市与世界各地连接起来,十座火车站每天输送数百万旅客。有轨电车系统穿梭于历史街区之间;单轨列车则可从高处俯瞰城市扩张的景象;莫斯科地铁以其大教堂般的车站而闻名,车站装饰着马赛克、雕塑和拱形天花板,是全球最繁忙、覆盖范围最广的快速交通系统之一。尽管莫斯科人口稠密,但超过40%的土地面积被绿化——公园、花园和森林保护区——与人口相近的其他城市相比,莫斯科是全球最环保的城市之一。
莫斯科河蜿蜒流经东欧平原,绵延约500公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地形和生态。在市区范围内,49座桥梁横跨河道和邻近的运河。莫斯科的海拔高度从莫斯科主要气象站所在地全俄展览中心的156米,到莫斯科最高点捷普洛斯坦高地的255米不等。莫斯科东西绵延近40公里,南北绵延超过50公里,城市轮廓在起伏平缓的平原上展现,平原边缘点缀着森林草原和北方针叶林。
莫斯科的时间与莫斯科标准时间 (UTC + 3) 一致,无需季节调整。根据该城市的经度,平均太阳正午出现在 12:30 左右。气候属于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从 11 月中旬持续到 3 月下旬。虽然按照西欧标准来看莫斯科的冬天很冷,但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莫斯科的冬天气候温和,城市地区的日气温在 −25 °C 之间波动,间歇性解冻期间有时会超过 5 °C。夏季温暖,典型最高气温为 20 至 26 °C,偶尔会出现连续数日气温超过 30 °C 的热浪。生长季节大约持续 156 天,从五月初到十月初。
中世纪的莫斯科以同心圆墙体和放射状林荫大道为建筑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一直影响着莫斯科的扩张。直到18世纪中叶,以桦树皮或草皮为屋顶的木质住宅一度占据了天际线,后来火灾和贵族的要求促使人们用古典的石砖进行重建。革命时代催生了建筑激进主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弗拉基米尔·舒霍夫等人的建构主义实验,他设计的双曲面水塔和古姆百货商场的金属玻璃穹顶至今仍是早期苏联现代主义的象征。几何造型鲜明的列宁陵墓以及其他先锋派建筑在这座试图体现社会主义新秩序的城市中拔地而起。
斯大林统治时期,莫斯科焕然一新,大街宽阔,建筑宏伟。许多历史建筑,包括拜占庭教堂和贵族宅邸,被拆除,改建为立交桥和堤岸。苏哈列夫塔和原有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被夷为平地,直到1990年后才得以精心重建。七座摩天大楼,即所谓的“七姐妹”,耸立在克里姆林宫城墙之外。它们精致的外墙和高耸的尖顶,受到纽约市政大楼的影响,为城市核心增添了新的垂直维度。奥斯坦金诺塔于1967年竣工,一跃成为欧洲最高的独立式建筑。
苏联时期的住房需求催生了庞大的公寓楼群。标准化的九至十二层楼房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这些楼房以历届领导人的名字命名,例如赫鲁晓夫楼、勃列日涅夫楼。公共井道中的电梯服务着比其他任何特大城市都多的居民;莫斯科电梯公司(Moslift)拥有一支机械师队伍,以确保电梯的持续运行。虽然市中心仍保留着许多斯大林主义建筑,并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图案装饰,但在特维尔大街和老阿尔巴特街后面,一些规模较小的历史建筑则展现了沙皇时代的资产阶级建筑风格。城郊的贵族庄园——奥斯坦金诺宫、库斯科沃庄园、乌兹科耶庄园——与修道院和寺院一起保存至今,让人们得以一窥早期的风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修复工作一直致力于恢复前苏联时期的建筑立面,尽管批评人士谴责这种立面主义和对真实性的丧失。与此同时,快速的发展也导致历史建筑遭到大规模拆除:据估计,近年来莫斯科多达三分之一的历史建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豪华的塔楼和酒店。一些标志性建筑,例如1930年的莫斯科酒店和1913年的沃因托格百货公司,已被夷为平地,并以现代风格重新竖立,引发了关于建筑保护和城市记忆的争论。
莫斯科的公园和花园网络彰显了其绿色大都市的美誉。96个公园和18个正式花园分布在450平方公里的绿地上,另有100平方公里的森林。莫斯科人均绿地面积约为27平方米,远远超过巴黎、伦敦或纽约的居民。高尔基公园建于1928年,占地68.9万平方米,沿河湾而建,设有长廊、摩天轮、水上摩天轮租赁和运动场。毗邻的是涅斯库奇内花园,这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公园,曾是皇家庄园,也是欧洲最大的露天圆形剧场之一——绿色剧院的所在地。
伊兹迈洛夫斯基公园建于1931年,占地15.3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面积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的六倍。鲍曼花园建于1920年,位于前戈利岑庄园,在绿树成荫的园地内保留了十八世纪的景观。索科尔尼基公园曾是猎鹰保护区,占地六平方公里,小径两旁种满了桦树、枫树和榆树,点缀着池塘和翠绿的迷宫。洛西尼奥斯特罗夫(Losiny Ostrov),又名“麋鹿岛”,是俄罗斯第一个国家公园,与索科尔尼基接壤,拥有麋鹿漫步的野林小径。
齐钦科学院植物园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它是欧洲最大的植物园,占地3.61平方公里,拥有超过2万个物种,一片百年老橡树林和一个5000平方米的温室。全俄展览中心(VDNKh)拥有以工业和文化为主题的巨型展馆,两侧是巨大的喷泉——石花喷泉和友谊喷泉——以及一个全景电影院。紫丁香公园于1958年落成,拥有雕塑花园和玫瑰花坛,为这座城市的园艺魅力增添了光彩。
莫斯科的文化机构与其绿地相媲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将其藏品分为两部分:位于莫斯科河南岸的老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和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老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庄严大厅里悬挂着列宾、鲁布廖夫等人的圣像和现实主义油画作品;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则展示苏联和当代艺术,从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抽象画到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普希金美术馆则提供全球全景,展出古典雕塑的复制品以及莫奈、塞尚和毕加索的杰作。
红场与马涅奇广场之间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是历史学术的发祥地,馆内珍藏的史前文物、罗曼诺夫王朝的珍宝和皇室徽章,共同谱写了俄罗斯的辉煌历史。建于1872年的综合技术博物馆,以其16万件藏品,记录着俄罗斯的技术进步,其中包括早期自动机和苏联时期的计算机文物。库图佐夫大街上的博罗季诺全景展厅,是一座沉浸式的立体模型,旨在纪念1812年战役,展现了俄罗斯的军事记忆;而位于高耸的“太空征服者纪念碑”下方的航天纪念博物馆,则旨在纪念宇航员在地球之外取得的成就。舒瑟夫国家建筑博物馆保存着文献和模型,诠释着从中世纪木墙到现代摩天大楼的建筑环境。
莫斯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新馆备受期待,预计将于2024年在Asymptote Architecture的设计下开放。该项目承诺将北部宫殿中卢浮宫风格的展厅延伸至俄罗斯首都。与此同时,特维尔大街和特列季亚科夫斯基大道深处的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宝格丽、普拉达和蒂芙尼等精品店林立,为富裕的顾客提供服务。在改建的巧克力工厂附近,夜生活蓬勃发展,画廊、咖啡馆和一些全球最大的夜总会在黄昏后热闹非凡。
欧洲最大的室内主题公园梦幻岛于2020年2月29日开业,其休闲理念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该公园占地30万平方米,集游乐设施、音乐厅、电影院、酒店、航海学校、餐厅和零售于一体。夕阳西下,克里姆林宫的天际线点缀着商业中心闪闪发光的塔楼,莫斯科依然是一座充满对比的城市:中世纪与现代、自然与工业、传统与创新。
莫斯科历经千年的变迁,始终是权力与想象力的熔炉。宽阔的大道、隐秘的庭院、镀金的穹顶和玻璃尖顶,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始终不渝的雄心壮志。这座城市的每一块石头都见证着历史的篇章,过去与现在的交汇,展现着这座规模宏大、意义非凡的都城的永恒魅力。